9月29日,生態環境部舉行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崔書紅司長,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書記莊緒亮研究員,生態環境部衛星中心主任王橋研究員,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高吉喜研究員出席發布會介紹“綠盾”專項行動及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的進展,并回答記者提問。
有記者問,前不久公布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中,有一些和去年不一樣的提法,其中提出科學施策、精準調控,嚴禁采取“一刀切”方式。是否意味著現在的行動方案更有針對性、更精確?
劉友賓就此指出,去年我們首次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開展了秋冬季攻堅行動,實踐證明,攻堅行動取得了積極成效,有效保證了大氣十條各項任務的圓滿完成,也切實推動了空氣質量的改善,讓人民群眾享受到了更多的藍天白云。同時,去年的攻堅行動也對我們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工作進行了很多有效的探索,為我們做好今年和以后的工作積累了十分寶貴的經驗,所以在今年印發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中,我們把一些好的經驗做法保持下來,包括清潔能源取代以及錯峰生產等,今天我想重點講一講錯峰生產問題。
劉友賓表示,今年的攻堅行動方案將重點高排放行業錯峰生產作為狠抓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措施??傮w考慮是,更加強調科學施策、精準調控,嚴禁采取“一刀切”方式,要基于污染排放績效水平實行差別化管理,進一步增強錯峰生產調控的精準性、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引導企業主動開展深度治理,推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多的藍天白云,有更多的環境獲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對各類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未達到排污許可管理要求,或未按期完成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改造任務的,加嚴要求,全面采取錯峰生產措施;對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限制類的,要提高限產比例或實施停產。所以,嚴重污染企業千萬不要心存僥幸,一定還要按照錯峰生產要求該停則停,該限則限。
二是對行業污染排放績效水平明顯好于同行業其他企業的環保標桿企業,包括治理水平全面達到超低排放的,使用天然氣、電、電廠熱力等清潔能源作為燃料或熱源的,可不予限產。涉及供暖、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或危險廢物等保民生任務的,應進一步加強民生保障。
三是各省應制定重點行業差異化錯峰生產績效評價指導意見。各城市要結合本地產業結構和企業污染排放績效情況,制定錯峰生產實施方案,細化落實到企業具體生產線、工序和設備,并明確具體的安全生產措施。錯峰生產清單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調整。在實施時間上,各地可根據采暖期月度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結果,適當縮短或延長錯峰生產時間。
生態環境部舉行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要點梳理如下:
1、生態環境部23個司局設置就緒 主要負責同志到位
2、加快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審批 推動有效投資穩定增長
3、部分城市水環境質量達標工作滯后 鞍山等4地市再上黑榜
4、山西等16省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已通過省級政府審議
5、“綠盾2018”專項行巡查發現、處理了一批自然保護區違法違規問題
6、三次調查評估結果顯示:2000年以來,我國生態狀況總體在好轉
7、京津冀地區水資源量短缺嚴重制約區域生態安全
8、生態環境部“三定”方案明確生態環境部在生態保護方面行使監管職能
9、自然保護區調整要依規進行 對于先破壞、后調整要嚴肅追責
10、生態保護紅線將未納入保護地體系的生態系統和保護物種納入保護范圍
11、仍有地方政府為侵占自然保護區的開發建設活動開“綠燈”甚至虛假整改
12、生態保護紅線不是發展的“真空區”要合理利用 轉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
13、生態狀況評估要確保結果正確 要嚴把質量關 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14、錯峰生產實行差別化管理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讓人民享受更多藍天
15、今冬大氣污染擴散條件較去年冬季偏差
16、生態環境部:決不能讓污水處理廠成為讓老百姓煩心的污染源
17、《自然保護區條例》需修訂 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18、大氣污染治理越往后越難 今年的總體考慮是鞏固成績穩步提升
來源:生態環境部微博